-
影响10亿人的偏头痛“病根”何在
对全球10亿人来说,头痛、恶心、视力模糊和持续数天的疲劳可能会使他们变得虚弱。但长期以来,对于大脑活动如何引发这种最严重的头痛——偏头痛,科学家一直困惑不已。, 7月4日,一项发表于《科学》的研究为引发偏头痛的神经事件提供了线索。研究...
-
全国首例!荆州市人民政府网“AI搜问一体化”服务落地
“政府对大学生创业有什么政策扶持?”“荆州的教育资源如何?”“社保卡遗失如何补办?”在海量政策文件数据、办事服务信息中,用户如何直观便捷地获取自己真正所需求的政策和服务?荆州市人民政府网以集约化平台统一知识问答库为支撑,智能融合拓展现有...
-
张朝阳、周鸿祎赴互联网大会“十年之约” 谈互联网与AI大模型
7月9日,2024(第二十三届)中国互联网大会在北京开幕,搜狐创始人、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、物理学博士张朝阳出席“十年之约”圆桌对话,与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一起回顾中国互联网过去十年显著变化,并展望AI和影像时代的未来。, 张朝阳...
-
人工智能产业协同“芯”生态建设高层研讨会在沪召开
, 人工智能产业协同“芯”生态建设高层研讨会现场(主办方供图), 研讨会详细介绍了工委会的情况和工作内容,分析当前国内人工智能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。与会代表就加强国内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建设布局达成共识,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思路和建议。与会代表一...
-
60余名专家学者共研电气工程行业关键技术
7月6日,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第二十三期青年沙龙在保定市召开,来自华北电力大学、中国科学院、河北工业大学、山东大学等十余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六十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,围绕绿色电工绝缘材料、新型高效电磁材料、电气设备多物理场等行业关键技术,研讨...
-
完善基础研究机制 筑牢科技创新根基
嫦娥六号实现世界首次月背采样返回,“中国天眼”发现纳赫兹引力波存在的关键证据,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实现“技术造物”……, 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以来,党中央把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,不断提高基础研究组织化程度,持续加大基础研究...
-
“中国天眼”首席科学家李菂获颁马塞尔·格罗斯曼奖
科技日报贵阳7月9日电 (记者何星辉)记者从国际相对论天体物理中心获悉,7月9日,第十七届马塞尔·格罗斯曼奖个人奖由该中心授予“中国天眼”首席科学家、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菂,以表彰其领导最灵敏射电望远镜项目作出的开创性贡献。李菂...
-
新技术首次实现以RNA为媒介的基因精准写入
科技日报北京7月9日电 (记者陆成宽)记者9日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获悉,该所研究员李伟与周琪团队开发的逆转座子基因工程新技术,首次实现以RNA为媒介的基因精准写入,有望为遗传病和肿瘤等疾病带来更高效、更安全、更低成本的全新治疗方式,为...
-
国内深海采矿车海试首超4000米 可自主感知采矿环境
, 图为“开拓二号”海试现场。, 近日,由上海交通大学自主研制的深海重载作业采矿车工程样机“开拓二号”着底4102.8米,成功取回深海多金属结壳与结核,创下了我国深海采矿领域的6项纪录,技术性能达到国内领先、国际先进水平。, 无论是坡...
-
第十九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在京举办
7月9日,第十九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在北京举办,本届论坛是第二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北京学术周的重点活动。论坛以“平台支撑、集约发展——让更多一流期刊脱颖而出”为主题。与会专家围绕高质量期刊建设、出版集团和平台建设等重要议题开展深入研讨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