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中国哈萨克斯坦人文交流活动举行
新华社阿斯塔纳7月2日电 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7月2日在阿斯塔纳举办“山水相连谱新篇”中国哈萨克斯坦人文交流活动。, 来自哈萨克斯坦政治、经济界代表和媒体、学术界近百位知名人士出席,见证相关领域达成多项务实合作,以及中哈合拍纪录片《共...
-
微短剧亟待突破情绪价值的自限性
许苗苗, 微短剧是年内网络文艺领域的热点。人们一方面担忧其造成娱乐降质和民众降智,一方面又为“夸张狗血神反转”而欲罢不能。, 在碎片时间的冲击之下,要求剧集“精益求精”是否过于苛刻?半真半假的表达中,负面情绪是获得疏解还是加倍淤积...
-
“修音”无法带来真实的演唱之美
【观者有心】, 作者:陈沁扬(音乐制作人,光明日报记者韩业庭采访整理), 不管是录制唱片,还是参加音乐节目,歌手们唱完都会有一个修音的环节,哪怕唱跑了调,也能通过修音消除各种瑕疵,让歌声听起来非常动听。可是,歌手们不能将修音技术当成...
-
《玫瑰的故事》:勾勒出女性的成长弧线
【视听观察】, 作者:樊荣, 随着“北京大视听”重点文艺精品电视剧《玫瑰的故事》热播,剧中塑造的以黄亦玫为代表的新时代女性形象,引发了观众的关注和讨论。实际上,不只是《玫瑰的故事》,近年来影视创作者深入探讨女性在人生广阔空间中的生存...
-
评弹艺术:传承有序 后继有人
【舞台艺术众家议】, 作者:蒋慧明(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副所长), 相当一段时间内,苏州评弹艺术的发展不甚均衡,主要是其中的苏州评话出现了人才断档、演出减少的困境,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观众对苏州评弹艺术的整体认知。近年来,评弹界围...
-
民族歌剧《二泉》:在艺术中绽放生命华彩
作者:袁晓群(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讲师), 近期,天津音乐学院版民族歌剧《二泉》在天津武清剧院首演。作品以多幕歌剧的形式,讲述了民间艺人阿炳(原名华彦钧)虽然屡次遭遇坎坷,但依然凭借顽强的意志在艺术创作中尽情绽放生命之花的经历,彰显出...
-
舞蹈影像化 让审美体验立体多维
作者:金浩(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研究员、中国文联特约研究员), 今年6月15日,舞剧电影《永不消逝的电波》在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首映。从电影《永不消逝的电波》到同名舞剧,再到以舞剧电影的形式重回大银幕,红色经典故事再次被娓娓道...
-
主旋律新表达引发年轻人共鸣
记者 王润, 近三个小时的演出,没有中场休息,但所有观众却都沉浸其中,演出结束时爆发热烈的掌声。6月28日至7月1日,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之际,大型谍战题材话剧《向延安》在国家大剧院连演四场,每场结束时现场都会出现这样感人的场面。...
-
跟随“追光者”的镜头,感受红色精神的磅礴力量
■记者 范昕, 《白求恩大夫》《艰苦创业》《宝塔山》《拓垦》《兄妹开荒》等历史影像都是他的经典之作,《风云儿女》《马路天使》《延安与八路军》《南泥湾》《红旗谱》《骆驼祥子》等影片都由他来掌镜……摄影艺术名家吴印咸的作品,记录中国社会发...
-
古老的昆曲绽放新的华彩
记者 王汉超, 核心阅读, 昆剧是中国雅文化的集大成者,将诗、乐、歌、舞、戏熔于一炉,“无声不歌,无动不舞”,婉转悠扬,经久传唱。有这样一部昆曲,20年来常演常新、好评不断,它就是青春版《牡丹亭》。从上世纪20年代的昆曲传习所,到如...